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4分)
材料一 20世纪初年,中国近代人蒋智由作《卢骚》云:“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材料二 近代自由主义的形成的条件是什么?(1)上轨道的民主政治;(2)农业发达;(3)日渐壮大的中产阶级;(4)众多的独立学团;(5)比较安定的社会。这些条件不要说在传统中找不到,即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依然阙如,这使得由西方移植进来自由主义不容易生产。
——韦政通《中西伟大观念的比较》
请回答问题:
(1)分析材料一中的“世人皆欲杀”卢骚的原因。“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概括了该历史人物的影响,试举中外历史各一例说明。(6分)
(2)按照材料二的观点,判断近代的自由主义在世界范围形成大约在何时?以史实简要说明你的判断。(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自由主义对近代中国和西方民主革命的不同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二,归纳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6分)
(2)据所学知识,概述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6分)
(3)从两国上述情况,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的立法机构中的代表权是合法政府的基础……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做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由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 而且,没有行政机构的同意,立法机构亦不得剥夺目前行政机构依法获得的任何权力。 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
材料二 (英国)威士敏士达寺是十一世纪爱德华忏悔王创建,到今将近千年,累代皆有增修。最奇的是把各时代的款式,合冶一炉,几乎成了千年来建筑术的博览会。……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矛盾。
——梁启超等著《他城》(中国文化名人眼中的外国名城)
材料三 美国宪法以共和主义为政体框架,试图超越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主张政府权力尤其是司法权保持与民众的适当距离,反对政府与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对于民意情绪的过度依赖;倡导全体公民美德的培养,强调政治精英领导责任、审慎理性下的共和主义政治观。共和主义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主张社会各阶层共享政权的混合政府思想体系与国家政治设计方案。
——摘编自万邵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世纪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在近代政治制度创新上是如何“一部分一部分地蜕变”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共和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4)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中美国的民主政体有何显著进步?(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