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二,归纳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6分)

(2)据所学知识,概述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6分)

(3)从两国上述情况,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1)同: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法律至上”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异: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6分) (2)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曲折斗争历程。中国经历了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的斗争历程。(6分) (3)历史启示: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具有深刻性和曲折性。(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比两个材料,先将简短的材料一归纳要点,再对比材料二。)同: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法律至上”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异: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民主共和制。 (2)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和中国民主共和道路的发展都十分的曲折。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曲折斗争历程。中国经历了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的斗争历程。 (3)材料一、二中的法律文献是两国长期斗争的成果,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法律至上”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写进法律,体现斗争的深刻性。法律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又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这又体现了斗争的曲折性。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的立法机构中的代表权是合法政府的基础……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做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由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  而且,没有行政机构的同意,立法机构亦不得剥夺目前行政机构依法获得的任何权力。  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

材料二 (英国)威士敏士达寺是十一世纪爱德华忏悔王创建,到今将近千年,累代皆有增修。最奇的是把各时代的款式,合冶一炉,几乎成了千年来建筑术的博览会。……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矛盾。

——梁启超等著《他城》(中国文化名人眼中的外国名城)

材料三 美国宪法以共和主义为政体框架,试图超越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主张政府权力尤其是司法权保持与民众的适当距离,反对政府与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对于民意情绪的过度依赖;倡导全体公民美德的培养,强调政治精英领导责任、审慎理性下的共和主义政治观。共和主义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主张社会各阶层共享政权的混合政府思想体系与国家政治设计方案。

——摘编自万邵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世纪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在近代政治制度创新上是如何“一部分一部分地蜕变”的?(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共和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4)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中美国的民主政体有何显著进步?(2分)

 

查看答案

“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

A.议会主权     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     D.普选制度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捍卫阶级利益,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保国会的成立推动预备立宪运动的出现

B.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C.国民党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发动二次革命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北伐战争开始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

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查看答案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D.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