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满分5 manfen5.com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1979年邓小平访美

A.求同存异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睦邻友好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C项错误,睦邻友好指的是在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上,不符合邓小平访美;B不对,邓小平访美、中国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两者都与联合国没有直接关系,不是多边外交活动;A项正确,求同存异适用于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D项符合中国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而不符合邓小平访美,因此也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外交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世安在《世界当代史》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这一外交原则的公布,受到国际舆论,特别是亚非拉和欧洲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大大促进了亚非拉各国之间团结合作的发展。”这一“原则”是指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    )

①1945年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②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查看答案

“想不到远离家乡千里之外,还能投票!”远在广东珠海务工的村民蒙超,通过网络视频参加了村里“社区议事会”成员的选举。关于材料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③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④切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