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人民公社期间”可以排除B、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经济建设基本上以城市的工业建设为重,而且题干材料中也没有比较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的投人,故排除A项。本题答案是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大力恢复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后来政府颁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制订“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实施;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工业化的实施开辟了道路。在中共“八大”方针政策指导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接着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党中央虽然对此进行过调整,但由于十年“文革”使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许多挫折,总的来说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查看答案

盛宣怀,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商父”。李鸿章曾形容其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有学者却认为盛宣怀这类天才型官商的出现是中国商业进步的一个悲剧。对他这样说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必然会失败

B.其倡导的官督商办的模式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官商逻辑使洋务企业过度依赖垄断权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D.中国处于“两半”社会,洋务企业必然会受外国资本主义控制

 

查看答案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查看答案

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这表明宋代

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

 

查看答案

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重视农业的观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