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

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

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

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及斯大林的设想,A项仅涉及美国,不全面,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了美国的设想,B项仅提及苏联,片面,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关于战后的设想,体现了两国均想扩大势力范围、争当世界大国的企图,故C项正确;材料仅是关于战后的一些设想,没有体现战后历史的实践,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小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民丰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

 

查看答案

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普鲁士的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恩格斯的这一分析

A.找到了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B.对威权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C.强调了普鲁士应该担负起领导统一的重任

D.为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指明了方向

 

查看答案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 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弥尔顿的上述言论

A.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

B.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

C.肯定“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杨宁一认为,在开创现代民主的实践中,各国特点迥异:“重自由而轻平等”、“突出平等的价值而对自由的保护不足”、“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使之相对均衡”。与此相对应的事件应该是:

A.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革命 法国革命

B.英国革命 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

C.中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革命 法国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查看答案

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强调官员公正廉洁

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                  D.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