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说,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百姓认为“之所是”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非”,百姓认为“之所非” 君主和大臣都不能“矫之以为是”。故选D。A项错误,中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是在十九世纪末期;B项错误,材料中明显可以看出作者主张保留君主;C项错误,主张建立法治社会是在近代才出现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材料对赃官的处置说明中国古代

A.法律体系严明而残酷               B.注重对官僚队伍的管理

C.惩赃官维护集权统治               D.贪污腐化现象比较严重

 

查看答案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不相关的是

A.宗法观念的影响                B.贵族上层的坚持

C.聚族而居的现实                D.异姓异心的担忧

 

查看答案

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

 

查看答案

地方志《绝越书》中写道:“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正确。伴随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禹时代“以铜为兵”,以及禹铸九鼎是可信的。这表明

A.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B.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为真实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