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定是为了(    

A.严禁商人下海贸易   B.限制沿海对外贸易

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D.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明成祖即位时即发诏令,“下令禁民间海船”材料可以证明明成祖实行海禁政策。C项明显错误;AD项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名师点睛】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①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②影响和评价: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更大的影响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见图)。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秦御史大夫               B.西汉刺史

C.宋三司使                D.明布政使

 

查看答案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关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4)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角度有何不同?你认为导致角度不同的因素有哪些?(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二  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

材料三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1)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2分)

(2)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3分)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分)

(4)结合材料三,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3分)

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文中属干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的经验论,任何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唐·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江浙省……调兵制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从便区处。

——元·刘孟保等《南台备要》

材料三   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出现的问题。(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行省拥有的权力。(2分)

(3)据材料三,根据顾炎武关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看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