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

我国建国之初的三大外交政策是当时中国的对外战略,奠定了整个50年代外交政策的基础。三大外交政策总的倾向是

A.努力与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

B.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

C.赢得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时间

D.尽快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系

 

B 【解析】 试题分析: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第一、“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些政策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此可知A、C说法有误;其发展的总倾向是否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对外政策,所以答案选B。日益融入全球化的国际体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大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     )

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推动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指出“一切国家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此材料切合的主张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互不干涉内政

 

查看答案

尽管美国人意识到“无视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的存在是愚蠢的”,但是美国还是在关于召开日内瓦会议的联合公报上声明“无论邀请参加上述会议还是举行上述会议,都不得被认为含有在任何未予以外交承认之情况下,予以外交承认之意。”这表明美国

A.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在外交上承认中国

B.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但在外交上拒绝承认中国

C.没有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所以拒绝承认中国

D.认识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查看答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