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

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专制统治       B.易引发军阀割据

C.强化中央集权       D.实现民族独立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由材料关键信息“推翻中央集权”“反中央集权”等,材料主旨,即在强调“辛亥革命破坏了中央集权制”。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本身是辛亥革命的功绩,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与题干主旨相悖,排除;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名师点睛】关于辛亥革命,是高考重要考点。要把握住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局限性。关于局限性,要作出准确归因,要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是根本原因。另外,还要结合相关史观来认识辛亥革命,诸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以及文明史观等。做题的时候,要明确题干要求,不要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从而作出“误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清廷和战不决,英人驱船攻向炮台,守将关天培英勇殉职,英舰进攻岸台,带领着鸦片船尾随而至,一些民间小船协助贩运。粤兵名为迎敌,也同时伺机护贩,藉得好处。此一情景,史家最可能用怎样的总结性文字来描述?(    

A.忠勇之军,撤溃已尽;利之所在,对敌如戏

B.忠勇之军,撤溃已尽;民气所在,虽败犹荣

C.将领愚昧,不足御敌;利之所在,对敌如戏

D.将领骄堕,不足御敌;民气所在,虽败犹荣

 

查看答案

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             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             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后期某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此时该国    

满分5 manfen5.com

A.军队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             B.帝国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C.联邦议会有权力罢免首相             D.首相有权力组成责任内阁

 

查看答案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