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材料二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分)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2分)
(2)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4分)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2分)
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
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D.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
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该材料主要说明( )
A.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D.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
A.移动电话 B.欧共体
C.欧元 D.欧盟宪法
到了1971年上半年,美国的过度支出导致了它只剩下了11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这时的欧洲已经积累了500亿美元的黄金。结果这一年里外国人一片惶恐,纷纷涌入银行将美元兑换成黄金。对这一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B.美国的黄金支出大大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复苏
C.美国已无力继续支持无条件的黄金兑换
D.美元与黄金挂钩不利于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的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质疑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
B.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出现一批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D.欧洲是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