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到1957年有400项。195881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 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题干中时间“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分析,此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题干现象是“大跃进”在科技领域的表现,因此应选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科技领域的“大跃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关于这个“新的社会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个“新的社会组织”指的是农业合作社

B.这个“新的社会组织”指的是人民公社

C.它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D.它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查看答案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下列关于这两次探索相同之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注重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C.都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E   B.B=F

C.B=H D.D=H

 

查看答案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查看答案

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 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 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