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

(15分)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2月1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汉朝杰出的外交家张骞曾经出使西域。这以后,从内地去西域的陆路就更加畅通了。当时通往西域的大路有南北两条,……南北两路在大宛会合,然后经布哈拉可到安息(今伊朗)。从安息再往西可通往条支(今伊拉克)、大秦(罗马帝国)。

——中华书局编辑部《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材料二 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当时,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越南和南洋各地以及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输出的商品一般以棉布、丝绸、瓷器、铁锅、茶、糖为大宗,进口的商品则是哆罗呢、哔吱、玻璃、珊瑚和各种香料、海味等奢侈品。在嘉庆以前,清朝在国际贸易上始终保持出超的地位。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四 “一带一路”实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词语注释》

请回答:

(1)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开辟并得到发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及输往国外的物品。(3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超越了陆上丝绸之路。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的原因。并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5分)

2)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但对外贸易较之前朝仍有较大发展。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嘉庆之前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嘉庆之后对外贸易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5分)据材料四,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世界意义?(2分)

 

(1)长安(西安)。(1分)丝绸、瓷器、茶叶。(2分,任意两点2分)造船业和航海业的进步,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手工业的发展。(3分,任意三点3分)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2分,任意两点2分) (2)贸易范围广泛(与世界多个国家贸易);出口日用品,进口奢侈品;处于出超地位。(3分)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财政困难。(2分)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及输往国外的物品”结合材料一和教材的基本知识即可作答,不是什么难题。中国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的原因要结合宋元时期中国的造船业、航海业的进步、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等角度进行解答即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方面(增加收入)、对外交往方面(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进行分析即可。 (2)清朝嘉庆之前对外贸易的特点、嘉庆之后对外贸易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其实是考查对材料的利用能力,例如,从材料就可以直接看出清朝嘉庆之前对外贸易是非常广泛的,并且处于出超地位。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世界意义可以从材料直接找到答案,例如,“一带一路”可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材料中既强调了“一带一路”的世界意义,又强调了“一带一路”对中国的意义,但是只需从材料中找到“世界意义”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等;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嘉庆之后对外贸易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论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

满分5 manfen5.com

(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查看答案

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

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                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                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某介绍当时欧洲各国政治与体制的书籍指出:俄罗斯、法兰西、普鲁士等国盛行君主专制;荷兰及西班牙已无法维持海上霸权;而英国因开风气之先,实施君主立宪制度,君主与国会共治,国势蒸蒸日上。该书最早可能出版于何时(  )

A.十六世纪初  B.十八世纪末   C.十九世纪末  D.二十世纪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