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论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观点:中国的外交政策是“随机应变”的(或答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2分) 评价:(1)亨廷顿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冷战时期采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3分) 史实: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积极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任意三点给3分) (2)但亨廷顿的“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分) 史实:冷战结束后,我国积极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而不是要恢复我国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创新性试题,考查学生史料的分析与解读能力、史实再现以及语言表述的能力。在解答时需要先通读材料弄清材料中的观点,然后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论述,注意题目要求是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通读材料可知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中国的外交政策是“随机应变”的,二是认为中国外交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弄清这两点以后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展开论证就可以了。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外交政策•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

满分5 manfen5.com

(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查看答案

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

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                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                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某介绍当时欧洲各国政治与体制的书籍指出:俄罗斯、法兰西、普鲁士等国盛行君主专制;荷兰及西班牙已无法维持海上霸权;而英国因开风气之先,实施君主立宪制度,君主与国会共治,国势蒸蒸日上。该书最早可能出版于何时(  )

A.十六世纪初  B.十八世纪末   C.十九世纪末  D.二十世纪初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联邦政府的组成             B.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C.联邦法律至上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