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

(20分)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 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钱满素《美国文明》

(1)材料一中,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4分)

2材料一中,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你是如何认识的?8分)

3据材料二、三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出的历史贡献。(8分

 

(1)退却:苏俄正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时“退却”一步。(4分,此问要答出“新经济政策”和对待中小企业的措施) (2)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分)认识: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调整:从自由竞争到国家干预。(2分)贡献: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实现了经济复苏;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时间“1921—192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考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在工农业等方面的措施回答。退却指的是:苏俄正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时“退却”一步。 (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苏联30年代”可知是苏联模式,结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回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的调整是由材料二中的“自由竞争”到材料三中的“国家干预”。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实际上就是答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杯水车薪;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实施新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 000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到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6分)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近代福州周边农村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近代福州周边农村的变化。(2分)

 

查看答案

关于秦朝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         B.秦简的记载         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

 

查看答案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A.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C.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查看答案

“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

A.华尔街股市暴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经济繁荣

 

查看答案

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 “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  )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对克服危机灰心绝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