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0年1月下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安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

1980年1月下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安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安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民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包产到户到底姓“资”姓“社”的问题,大部分人对安徽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A.农村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    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

C.改革开放政策没有正式确立    D.“左”的思想在当时仍有影响

 

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人们对安徽实行包产到户的做法持反对,可见安徽的做法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所以A项说法错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1992年,所以B项说法也不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所以C项说法也不正确;故答案选D。 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农村改革 【名师点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点和启示。特点:①从试点到推广。②首先在农村,然后到城市。③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即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多有制经济并存格局。⑤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启示:①坚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②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④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要不断调整、创新、完善,不要僵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材料中“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有利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查看答案

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查看答案

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这表明德国    

A.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D.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有职业时每月英镑

失业后每月英镑

工资

120.00

失业救济

44.05

儿童补助

13.00

儿童补助

13.00

房屋补助

8.29

房屋补助

27.00

纳税

19.88

税收回扣

3.00

国民保险金

10.80

附加补助

4.75

实际收入

110.61

实际收入

91.80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

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这段话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怎样的改革理念    

A.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B.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

C.反对垄断

D.追求社会和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