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本题可用排除法,由材料“大足板子毕业生”,可知是新式教育的发展,②表述不正确,故排除。故答案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新式教育的发展 【名师点睛】探计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特点: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及中国民主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②呈现地域性的严重不平衡,大城市西化程度明显,广大农村则呈现出落后封闭的状态。③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但又保留民族特色。明显的半殖民化半封建色彩。⑥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总的来说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查看答案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

B.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殖民扩张——南北战争——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