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是和平与土地,而当时的临时政府看不到这一点,继续参加一战,因此最终被推翻,答案为B。AC是政治问题,不属于“迫切”需要;临时政府不是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而是不能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而引发人民不满,D项错误。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时候就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出席;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的竟是在莫斯科召开的……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并不在中国人手里,而在代表共产国际的德国人李德手里。共产党是有铁的纪律的党,党员不但要遵守中共的纪律,也必须遵守共产国际的纪律。”这段材料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奉行的基本原则是(   

A.共产主义               B.国际主义

C.“一边倒”             D.民主集中制

 

查看答案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查看答案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 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

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查看答案

“中国军队根据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在大别山要隘部署了兵力,安设重炮,以迎击陆路进攻之敌;同时,在长江敷设水雷,沿江配备相当兵力,与之节节抵抗,以阻挡日军溯江西上。”材料反映的战略部署是(    

A.广州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