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思想家黄宗義在评价内阁制度是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
A.内阁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内阁成员可参与中央决策
C.黄宗義肯定内阁制度
D.内阁制度强化了专制皇权
“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我朝”指的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元朝御史高鸣进谏元世祖说:“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为此元朝( )
A.中央只设中书省
B.推行三生六部制
C.设枢密院独掌大权
D.地方实行郡县制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材料中的“国初”是指( )
A.西汉初年 B.唐朝初年 C.北宋初年 D.明朝初年
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平衡了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打破了世族对选官权的控制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获得的正确信息包括( )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①科举考试重视考查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②科举考试重视对儒家经典考察
③科举考试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要求较高
④明经科比进士科的考查更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