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祖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4分)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2分)为什么?(4分)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皇帝苦恼”,历代帝王曾采取的措施有( )
①三省六部制②皇位继承制③科举制④刺史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以下是宋代确立的两条老规矩,这些老规矩所起的作用是( )
◇老规矩一:“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老规矩二: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A.开始建立古代监察制度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杜绝了官吏的横征暴敛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 )
A.削弱了皇权
B.利于谏正皇帝过失
C.杜绝了腐败
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