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皇帝苦恼”,历代帝王曾采取的措施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皇位继承制③科举制④刺史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诗歌中涉及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以及选拔官吏的问题,但未涉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问题,排除带②的选项,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加强皇权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查看答案

以下是宋代确立的两条老规矩,这些老规矩所起的作用是    

◇老规矩一:“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老规矩二: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A.开始建立古代监察制度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杜绝了官吏的横征暴敛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查看答案

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    

A.削弱了皇权

B.利于谏正皇帝过失

C.杜绝了腐败

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

 

查看答案

监察制度是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②谏议制度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③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④隋唐三省六部制下负责监察的是门下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