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D 【解析】 试题分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故选D。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大夫④三司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查看答案

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该诗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稳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B.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某一历史时期尚书仆射刘毅说:“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