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

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该诗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稳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B.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C 【解析】 试题分析:据“唐诗《及第谣》”“金榜”等关键信息可知该诗反映的是科举制度。这一制度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稳固一制度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但其作为一种选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故ABD三项说法正确。但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无关,故本题选官制度,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无关,故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复习备考时,注意理解先秦世袭选官、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概念,分析归纳选官制度演变历程、特点及规律性认识;从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等热点角度理解古代选官制度的启示。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完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选拔人才, 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 任人唯亲, 姑息养奸则国衰。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尊重知识和人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某一历史时期尚书仆射刘毅说:“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查看答案

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评价的是中国古代的(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查看答案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试论宋代一省制对皇权的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