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商朝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商与附属国之间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

下列关于商朝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与附属国之间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

②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③商王对附属国有绝对支配权

④商与附属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朝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商与附属国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故②④正确,正确,①③错误,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 【名师点睛】商朝时,国王并不能决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商代的国王与后世的君主有着较大的差别,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商朝充满神权色彩: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夏朝政治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

B.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C.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D.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

 

查看答案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增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四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请回答:

(1)第一次“大革命”后,秦朝为创立“中央集权制的帝国”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6分) 其中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6分) 你如何评价该制度?(4分)

(3)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查看答案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

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