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30分): 材料1: 材料2: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

阅读下列材料(30分):

材料1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3: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9)

(2)结合材料12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9)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中的一种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2)

 

(1)变化过程:秦朝由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明朝废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9分) (2)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9分) (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影响:A.积极:一定程度上加强君权,维护了政权稳定(3分)。B.消极:使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4分);极大地妨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以“加强皇权”作为切入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秦朝以来,历朝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通过分散相权等方式加固皇权。围绕秦朝至明清相关史实展开,所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结合唐朝相关史实,重点注意从以下维度展开认识:A.权力分工明确;B.有利于科学决策;C.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等。 (3)本问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三则材料信息,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趋势”,根据材料信息,把握住“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影响”,要注意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层面展开认识,并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做到有理有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及其作用;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认识与研究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自秦朝以来,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这是新课标高考核心考点。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与备考进程中,要注意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B.加强君主专制的系列措施(从秦朝到明清);C.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置;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D.丞相制与内阁制、军机处的异同点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具有(     )

A.集体陪审的特点       B.公民主权的特点

C.实行法治的特点       D.轮流执政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话表明雅典    

A.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B.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

C.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D.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查看答案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查看答案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表明他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查看答案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