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必然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这说明( )
A.唐代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B.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
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D.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
A.中央集权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一次考古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文中的“分土建邦”应是指( )
A.周朝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汉初郡国并存制 D.元朝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