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认为:“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

《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认为:“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伸缩也。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在这部著作中收图42幅,其中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这反映出

A.作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B.全盘西化思想在士大夫群体中大为流行

C.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

D.中国为“世界之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等,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具有片面性,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材料内容体现不出。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西学东渐”局面的壮大·近代中国系列传统观念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查看答案

1872年的《申报》曾记载:居民王阿保等10余人,违反租界工部局关于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挑着无盖粪桶过街,经巡捕劝阻不听,被拿送(租界的)会审公廨,各被拘留一天。其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人生活中存在陋习

B.大众传媒具有爱国性

C.租界的设立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租界内市政管理法制化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农民“徙居都市”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B.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C.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查看答案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查看答案

杨秀清在答复英国外交使节时说:“田产均耕一事是也,人人皆是上帝所生,物物归上主,人人皆当同享天福,故所谓天下一家也。”杨秀清所说的“均耕”是指

A.实现“耕者有其田”          B.无性别差异地均分土地

C.平均分配农业产品          D.农民平均承担土地经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