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

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对西方做出反应”、“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相关内容——向西方学习。据此,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A项正确。其余BCD三项明显不正确,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器物技术阶段)·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2年的《申报》曾记载:居民王阿保等10余人,违反租界工部局关于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挑着无盖粪桶过街,经巡捕劝阻不听,被拿送(租界的)会审公廨,各被拘留一天。其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人生活中存在陋习

B.大众传媒具有爱国性

C.租界的设立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租界内市政管理法制化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农民“徙居都市”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B.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C.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查看答案

1863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27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

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

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D.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

 

查看答案

杨秀清在答复英国外交使节时说:“田产均耕一事是也,人人皆是上帝所生,物物归上主,人人皆当同享天福,故所谓天下一家也。”杨秀清所说的“均耕”是指

A.实现“耕者有其田”          B.无性别差异地均分土地

C.平均分配农业产品          D.农民平均承担土地经营

 

查看答案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并“各口划一办理”。据此,1859年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这表明

A.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