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了人文主义精神,A项是奴隶主对奴隶的非人态度,B项是程朱理学扼杀人性的表现,D项是宗教束缚人性的表现,三者都是与人文主义精神的背道而驰的,C项是智者学派的观点,反映的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人文情怀,故选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智者的启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此处他批评的是(     )

A.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          B.经文、论、策脱离世务

C.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          D.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

 

查看答案

清人袁枚认为,封建是“道可行而势不可行”。他说:“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乱。无先王之心,行先王之法,是谓徒政。”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袁枚主张实行分封对抗专制            B.封建本意含有公天下之心

C.后世分封不符合先王本意            D.后世分封体现专制色彩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话主要表明顾炎武认为(    )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鞭挞理学,否认孔孟学说

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