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    )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讲述的是花鸟画,没有体现风俗画,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宋代皇家画院注重绘画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没有体现统治者治国水平,故B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皇家画院实行考试制度,而没有提到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故C项错误;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材料中绘画注重意境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画中有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袁枚(1716—1797年)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章学诚(1738—1801年)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性矣。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    )

A.理学受到冲击               B.民主与法制思想并存

C.社会转型完成               D.新式的教育发展普及

 

查看答案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查看答案

《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      )

A.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B.《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

C.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

D.“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的一种描述

 

查看答案

《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

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查看答案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