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与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相违背,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时代,希腊的奴隶主统治并未没落,故B项错误;孔子主张因材施教、苏格拉底提倡知识即美德,两人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孔子的思想是中国的本土思想,不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世纪末,中国康熙皇帝和俄国彼得大帝都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请教证明几何题;两个皇帝都锐意改革。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开创了“康熙盛世”,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俄国改革的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中国。

(1)“康熙盛世”的繁荣是建立在什么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封建政府对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采取什么政策?其影响如何?(10分)

(2)与康熙帝改革相比,彼得一世改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

——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

材料二: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求助于《非战公约》……其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

——王立柱《非战公约   历史定位的转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依据(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们对《非战公约》的态度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是什么?(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那么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图是1924年孙中山手书的《黄埔军官学校训词》。其内容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这句话的含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坚持革命的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行政区划的一个主要原则便是依“山川形便”,将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谓“州郡有时而更,山川千古不易”。元代以前,行政区独立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较强,故往往中央与地方一级行政区的矛盾很大,产生割据局面的时期较多。从元代开始,中央完全打破了这种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了一个一级行政区,有时往往走向极端。

材料二:一般来说,行政区划在元代以前大都是与经济区相吻合的,《汉书?王莽传》所言,“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而元代以后,往往经济区与行政区并不完全吻合。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主要特点。(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犬牙交错”原则划分行政区的影响。 (9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弗兰克的《白银帝国》在中国风靡一时,其主要观点认为:自古以来,这个世界便存在着一个贸易圈:非洲—亚欧贸易圈,新航路的开辟只是为这个古老存在的贸易圈带去 了白银并形成了资本,从而开拓并形成了世界市场。而中国由于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吸纳国 家,全球大概最终有1/3—1/2 的白银最终流入中国,这个数字大概是7000—10000 吨。而欧洲则因为参与了亚洲的贸易而获利,最终而兴起。就明朝前期的情形来说,无论是从生产 力水平还是人均实力,中国显然已经是“世界的中心”,带动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但最终“东方的衰落先于欧洲的兴起。”

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弗兰克关于白银的观点。(12 分)(要求:围绕作者的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