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

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

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

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材料二: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14分)

(2)综合以上两段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哪些不同点,对今天有什么启示?(11分)

 

(1)历史沿革:夏、商、周时期的天子巡狩和“方伯”监察 是萌芽时期;秦汉时期刺史巡视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视制度 正式形成;隋唐时期的“一台三院”体制标志着巡视制度的 成熟;明清时期御史巡按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视制度更加强 化并且完备。(8 分)(罗列史实4 分,概括阶段特征4 分)历 史作用: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可 用于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为以皇帝为中心的统治阶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惩恶 除奸、监察百官、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起了积极作用。(6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不同点: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创立较早,历代沿袭,体系 完备,机构健全,属于封建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以统治者 意志为准则;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建立较晚,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由法学家担任监察官,注重倾听民意,以宪法和法 律为准则。(6 分)启示:巡视制度有利于惩治贪腐、惰政等 不良现象;发展和完善巡视制度必须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 立足于我国国情,使巡视制度切实可行。(5 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 ‘受命于王’”、“ 秦汉时期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 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 清朝沿袭明朝, 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主要从考察地方官员、维护中央集权、惩恶除奸、 监察百官、 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角度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的不同点。 第(2)问,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可以从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创立较早,体系完备,机构健全,以统治者意志为准则;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建立较晚,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由法学家担任监察官,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等方面分析。并从有利于惩治贪腐、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等方面分析对今天的启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西巡视制度的比较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要注意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查看答案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    

A.社会地位较低               B.权力受内阁制约

C.受多方面监督              D.不掌握国家实权

 

查看答案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D.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查看答案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注重形式规则

C.最早的成文法                D.保护贵族利益

 

查看答案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