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 【解析】 试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即在于抓住材料核心信息,再给予分析认知。由材料关键信息“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即指义和团运动;“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体现义和团的反帝活动。从中我们不难直接判断得出,此时期,即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期。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不符合19世纪末,排除;C项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排除。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条约规定,出现最晚的是(  

A.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B.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C.大合众国大臣遇有要事,不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与内阁大学士……酌议……事件

D.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查看答案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查看答案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不能表明太平天国(  

A带有近代化的倾向                   B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C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              D具有宗教迷信色彩

 

查看答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仝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