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等,材料主旨,即在强调“自明清时候起,中国的落后对外政策阻滞了中国的发展,日益落后于世界大势”。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属于误选项,A项只是对材料的简单重复,体现不出题干“对该观点认识”要求;B项属于无关项;C项“完全停滞”,明显不符合史实。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海禁”及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不能表明太平天国(  

A带有近代化的倾向                   B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C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              D具有宗教迷信色彩

 

查看答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仝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查看答案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A.英、法、美、德                   B.法、英、美、德

C.英、德、美、法                  D.法、德、美、英

 

查看答案

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                       D.国家权力的运行

 

查看答案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