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
A.英、法、美、德 B.法、英、美、德
C.英、德、美、法 D.法、德、美、英
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 D.国家权力的运行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材料说明了( )
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 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这位皇帝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B.唐玄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