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

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用于改造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这主要说明:

A 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

B.世界银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C.世界银行是为协调国际货币关系而建立的,目的在于维护国际经济的稳定

D.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世界银行在成立之初,主要是资助西欧国家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但在1948年后,欧洲各国开始主要依赖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来恢复战后的经济,世界银行于是主要转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以答案选B。A说法有误,排除。世界银行的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C说法有误,排除。世界银行是联合国所属的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 【易错警示】世界银行的宗旨是:(1)通过对生产事业的投资,协助成员国经济的复兴与建设,鼓励不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2)通过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及其他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当成员国不能在合理条件下获得私人资本时,可运用该行自有资本或筹集的资金来补充私人投资的不足;(3)鼓励国际投资,协助成员国提高生产能力,促进成员国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4)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年平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平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平均增长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    )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D.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现有格局

 

查看答案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来加以抵制。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      )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空间

B.国际贸易额下降,进而加剧经济危机

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D.各工业国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

 

查看答案

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在1926年作的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表明,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3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只占有8%的财富。这造成了(     )

A.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B.贫富差距过大,国内市场狭小

C.工业迅速发展,社会消费能力增长

D.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国际贸易活跃

 

查看答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已经越来越明确。所谓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基础,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列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国际分工的特点不包括 (     )

A.广大殖民地向英法等国大量输出原材料

B.资本输出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

C.英法等国向广大的殖民地输出廉价的工业品

D.英法等国在对世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居于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