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来加以抵制。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      )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空间

B.国际贸易额下降,进而加剧经济危机

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D.各工业国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由材料“1930年……美国国会……提高制成品关税……许多国家……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发生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各国采取增加关税,建立起贸易壁垒等措施,这不仅不利于解决经济危机,反而加剧经济危机,所以答案选B。ACD选项不符合,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在1926年作的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表明,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的社会财富达3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只占有8%的财富。这造成了(     )

A.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B.贫富差距过大,国内市场狭小

C.工业迅速发展,社会消费能力增长

D.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国际贸易活跃

 

查看答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已经越来越明确。所谓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基础,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列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国际分工的特点不包括 (     )

A.广大殖民地向英法等国大量输出原材料

B.资本输出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

C.英法等国向广大的殖民地输出廉价的工业品

D.英法等国在对世界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居于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查看答案

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宣言》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查看答案

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B.提倡不同等级间的市民通婚

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D.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