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严防权臣乱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内阁首辅本身没有决策权,其权力大,也是来自于皇帝的恩准,本质上无不体现“君主集权的不断加强”。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错误;C项无从体现;D项属于无关项。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的创立及相关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

B.鸦片走私日益猖獗

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查看答案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记载:“耆卿(柳永)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文人生活腐朽化                    B.文学作品世俗化

C.文学作品商品化                    D.市民阶层扩大化

 

查看答案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儒家学说的重大理论突破在于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查看答案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A. 有买及买(卖)也,各婴(悬挂之意)其贾(价)

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