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两宋

 

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片反映的信息看,文人分布的地理位置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比较而言,南方的文人分布更加稠密,这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和北民南迁,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科举制改善,市民文化的兴起,都使得文人大量产生,文化重心发生转移。因此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重心南移·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汉代(     )

A.勤俭节约是为官之道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为官清廉不与民争利

D.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手段

 

查看答案

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时间

人口

(百万)

粮食总产出(千吨)

种植面积(百万公倾)

粮食单产

(千克/公倾)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0

40.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60.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73.7

1840

 

 

 

 

 

 

 

 

①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是变法的一种失败

B.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C.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查看答案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丝绸是中国的一种主要的出口货物

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表中的诗句节选自《诗经小雅角弓》。诗文意在(     )

原  文

译  文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角弓精心调整好, 弦弛便向反面转。

兄弟婚姻一家人, 不要相互太疏远。

你和兄弟太疏远, 百姓都会跟着干。

你是这样去教导, 百姓都会跟着跑。

 

 

 

 

 

 

A.劝导周王治国要张弛有度

B.劝谏统治者行分封顺民意

C.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

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