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材料一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 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6)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9)

 

变化: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帝国主义为“友邦”,对其抱有幻想;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 敌”,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6分)因素: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再受挫的教训;目睹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得到中共和苏联的帮助;自身不懈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三点既得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主要强调从材料一的对西方列强有幻想(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变为材料二的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2)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孙中山自身的因素,即孙中山自身不懈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的精,二是西方列强的丑恶嘴脸不断的暴露,即西方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三是中共和苏联帮助孙中山而推动了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孙中山•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及相关因素 【名师点睛】人物评说考查的人物一般都是选修课本没有涉及到的。他们的主张、对某一事物的观点、生平事迹一般都会通过材料给出,注意逐句阅读材料,划分层次。分析历史人物的作用,注意把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另外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一定要史论结论,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千万不要空发议论,只讲具体事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近几十年来,美国政治生活中,布什家庭影响颇大,其家庭从政至少可追溯四代。布什的曾祖父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布什的爷爷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普雷斯科特之子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先后担任过国会议员、驻联合国大使、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等要职,在里根政府时期连任两届副总统,1989年当上美国总统。时至今日,他的两个儿子又成为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长子乔治·沃克·布什的发展轨迹与父亲十分相像。他耶鲁大学毕业后,进入石油业发展,后来担任德克萨斯州州长,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二儿子杰布·布什连任两届佛罗里达州州长。布什家族的下一代也热衷拓展家族政治版图,老布什的长孙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是家族的政治传人,被称为“布什总统三世”。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8) 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10)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

 

查看答案

1799年雾月政变后,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起以波拿巴为第一执政的临时执政政府,昭示了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的转变。这一转变(      )

A.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B.标志封建专制王朝的复辟

C.一定程度违背自由平等人权原则

D.预示着法国大革命的失败

 

查看答案

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领袖博纳征对民主党总统奥巴马越过国会授权推动医改和移民法案,公开指责奥巴马“像个皇帝”,随后又宣布正式起诉政府“违宪”。对美国政治表述正确的是(     )

A.众议院起诉美国政府本身在程序上违宪

B 最高法院可以裁定总统行政令是否违宪

C 宪法蓝本设计政党制度意在防范权力集中

D.两党之间根本利益对峙矛盾难以调和

 

查看答案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议会改革的实行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内阁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