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其原因在于中国较与世隔绝,它仅仅受到西北游牧民的侵略……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流域地区大批的排水工程、为长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 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法家人关心的是改革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三 美国“除了全州性的法律以外,州有时也颁布一些全州性的治安条例。但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乡镇当局或乡镇官员会同治安法官,根据当地的需要,规定本地的社会生活细则,公布有关公共卫生、正常秩序和公民道德的守则。”
——引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有哪些?(6分)
(2)据材料二,说明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和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异同。(1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这样的权力分配有何积极作用?(6分)
(4)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集权制的认识。(4分)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李卜克内西批评德国统一后的( )
A.德国发展畸形,社会矛盾突出
B.普鲁士士兵所受的苦难最为深重
C.德国社会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倾向
D.德国的进步人士提出了统一的主张
1875年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下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 ( )
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②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
③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10年5月,英国工党领袖布朗辞去首相职务,改由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任首相,这说明( )
A.英国国王对布朗不信任 B.布朗失去了工党的信任
C.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失败 D.卡梅伦在首相选举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