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历史基础知识,正确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含义大意是:对待别的国、家、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人一样,体现出一种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即墨家的“兼爱”思想。故应选B,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

 

查看答案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查看答案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所代表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印象派文学                   D.社会主义文学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目的是   

A.证明中国进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学派时指出:“它虽然反经验知识,反社会,甚至反对现实人生的种种欲望,但它并不是虚无主义,它只是借‘反’的方式揭示另一种智慧”。这里是在评价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