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认为古代政府的抑商政策,“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认为古代政府的抑商政策,“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下列最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秦国禁止弃农经商        B.西汉盐铁官营政策

C.唐朝限制商人科举        D.明清御用官窑瓷器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商’”是指抑制私人经商,政府垄断商业的发展。西汉盐铁专营政策就是政府垄断了盐业和铁业,不让私人插手。所以本题选B。AC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盐铁专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   

A.井田    B.均田制    私田制    D.公田制

 

查看答案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该史书记载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井渠

 

查看答案

(26分)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国德国,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德国近代以来在思想、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巨匠伟人及其成就各一项(6分)

材料一 “德国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德国新领导人修改“一战”后的领土和约的主要活动。结合材料一和二战后的国际背景,简述“二战”后联邦德国重新站起来的内外因素。(12分)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德关系重大事件

时间

内容

1895年

德国协同法俄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1900—1901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和签订《辛丑条约》。

1917年8月

北京政府正式对德宣战。

1941年12月

国民政府正式对德宣战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95年和1900—1901年的中德之间重大事件对中国的危害。概述1941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的背景和两次对德宣战对中国的积极影响。(8分)

 

查看答案

(26分)历史上东、西方社会的交流是双向的,在相互对视中加速了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孟德斯鸠、卢梭則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三大发明广泛应用于哪一时期?(3分)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看法出现的目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从西方文明中吸取营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的。(9分)

 

查看答案

作为浙江人,应该了解我们的地方史,那些藏在历史深处的疑问:诸如传说中的“钱王射潮”到底是真是假?宋江占下的严州府究竟有怎样的城门布局?从下列搜集到的素材中,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

A.史籍等文献记载

B.捍海塘遗址、城墙等遗物古迹

C.传说

D.有关《水浒传》的小说与电视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