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宋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宋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宋元时代, 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1)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

材料二: 程朱坚定的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和绘画特点的影响。(1分)

材料三: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奏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相关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形成的社会原因。(6分)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趋势。(2分)

 

(1)科技与影响:①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2分) ②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2分) ③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2分) (2)新特点:把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高度;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 (1分答出一点即可) 影响: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1分) (3)主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法治;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李贽向儒学发起挑战(3分)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理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3分) (4)特点: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或“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1分)。 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科技成就的掌握及其对世界文明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有关于指出材料三反映的相关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问题,回答时首先要联系所学,明确宋代的哪些科技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然后再具体分析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有关于分析形成的社会原因同时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举三例”加以说明即可。 (2)有关于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程朱理学特点及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新”时,要注意联系宋代之前儒学的情况,再结合程朱理学的主张及时代特征,进行对分析归纳。有关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和绘画特点的影响的问题,要结合这一时期书法及绘画上的成就、特点分析解答。 (3)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分析与理解。有关于指出材料三反映的相关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问题,回答时要紧扣材料,同时联系所学。如材料“……《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体现的是黄宗羲的思想;材料“……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反映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体现的是李贽的思想。有关于并分析形成的社会原因的问题,需要结合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回答原因。 (4)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特点的分析与归纳能力。材料二反映的是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理学的阶段,使儒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材料三则出现了对儒学的批判,体现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新现象与时代特征。本题主要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发展走向。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画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查看答案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由英、美、俄、德等多国共同参与签订

D.标志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查看答案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历史巨变是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性质改变

B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第二次历史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 .五四运动是思想层面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查看答案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 .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 .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 .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