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年以来,中外臣...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的主要异同点?(9分)

(2)材料三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3分)

 

(1)相同点:都面临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相同背景;都以自强为目的;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且都是有选择性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3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不同点:日本改革的推行者更加强势,日本天皇掌权,而中国光绪帝无实权;日本改革更加全面与彻底,涉及到政治制度各个层面,而清政府改革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封建制度与文化;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选择性更明确,军国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结果中国失败,但也传播了民主和救亡图存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列强之一,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东亚及世界和平造成伤害,也给其自身造成困局。(6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2)不同意: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体现在:经济上,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政治上,确立起了民主制度;思想上,传播了西方近代文化。(3分) 同意: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相同点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方式、改革的目的、改革的作用等角度来对比归纳即可。主要不同点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可从领导者的力量、改革措施的全面有效、改革的影响等角度来对比归纳即可。 (2)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不同意。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工业化;政治上确立民主制度,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思想上传播西方近代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同意。从明治维新的弊端来评价。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的民主权力有限;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极富侵略意识。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内容和认识;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内容和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邦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以上选自《殷海光文集》

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 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 节选自《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材料三:  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产生“中国梦”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十四大以来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它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属于: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

A.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C.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D.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查看答案

“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文化现象与所反映政治经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启蒙及生物进化思想形成

B.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卢梭倡导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

D.大一统时代,市民阶层壮大——句式灵活的楚辞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