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说明两个时期经济...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注:需指出两处变化并分别进行分析)

 

(1)企业类型: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变。(1分)原因: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资金少、技术落后,受制于外国侵略者(2分);新中国受苏联影响较大,且出于建立国防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2)分布地区:从东部沿海、沿江向以东北为主的内地转变。(1分)原因:近代: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便于得到外国技术设备等新中国(2分):为得到苏联的帮助,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的需要。(2分) (3)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著,铁路公路发展尤其迅速,交通干线不断向边疆伸展(1分)原因:民国初年交通运输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2分),新中国加强对对交通运输业建设、发展。(2分) (4)企业的所有性质发生了变化。(1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4分)(注:答出以上两点即可,其中:每项变化1分,原因4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民国初年”“一五计划”,依据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可以从企业类型、分布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情况等方面来分析,解答时只需要任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从特点、原因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明代前期一直被禁止使用的白银在正统以后取代纸钞和铜钱成为主币……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二:“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全部问题就在于“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

——《列宁全集》第41卷

材料三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

——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四: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恩格斯和列宁对计划市场的认识。(2分)

(3)材料三中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邓小平对计划市场又是如何认识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三个节拍。(3分)

(4)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4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至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的形式有什么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4)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从一战中恢复过来。各个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的1.5倍。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一度曾被人们看作“繁荣”、“发展”、“强大”的典型。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东方一个国度,也正在诞生奇迹,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受世人膜拜。

——摘编自《美苏交锋》

材料二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

——德·怀特《现代美国(1896—1946)

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全国近70%的新校舍.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工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三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就认为,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目标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苏联在30年代实施什么农业政策这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查看答案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