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以下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C欧洲一体化的深入                    D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可以分析得出,这是超越了国家的主权范畴而进行的联合,故选C项,欧盟是成员国各自让渡出一部分主权而建立的政治经济组织。A B D三项都未体现让渡国家主权的内容。故选C项。 考点: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促使一些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D导致了经济滞胀问题的出现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提高了65%。该段材料显示,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社会生产率持续增长                B.企业内部劳资矛盾尖锐

C.工人工资水平下降                   D.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查看答案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查看答案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查看答案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的主要后果是(    

A.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 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