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

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运用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获得了不少的修筑铁路的权力,所以会有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俄罗斯的可能性,C符合题意;而A“《民报》”、B“飞机”都是出现在20世纪初,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因此ABD均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火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查看答案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查看答案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B. 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查看答案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抑制外国经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