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订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船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处。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装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请回答:

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理由。(12)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7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

 

(1)说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订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12) (2)认识: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7分) (3)影响:甲午战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人民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掀起爱国救亡运动。(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较大难度。在审题和作答时候,根据材料一信息,主要围绕中日两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前两国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近代工业)、军事(近代化军队)等角度展开比较和认识,表述时候,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观点进行认知说明的能力。仔细审题,不难发现,本问实际上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两国政府态度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朝野上下能一致对外;而清政府却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体现题干“日本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因此,可知,题干观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具有一定道理。 (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的认识。在总体上比较简单,在审题和作答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容易忽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重点注意把握住“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人进一步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 《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 )材料中“儒家强调的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查看答案

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查看答案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查看答案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