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佰为伍,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引《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2分)

(3)材料三中“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4分)

 

(1)以小农户个体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分) (2)因素:儒家 “重义轻利”的观念。(1分);推行盐铁专卖,与民争利(1分); (3)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1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分)清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根据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中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中可以看出“匠”与“主”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政府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查看答案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