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7分) 材料一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7分)

材料一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来源:学科网]

春秋战国时期,领主的封邑大都被国君收去,封邑中的农奴,有的转化为地主的佃农,其余的则成为国君的佃农,这类农民在当时数量是较多的。《孟子》中载,小农一般都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养八口之家”。

地主经济在战国时已有了很大发展,但领主经济仍未绝迹,《吕氏春秋》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作”是指农奴共耕公田。由于领主经济已成为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领主也感到农奴“公作”不如把田地分散给农民去耕作有利。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从影响方面来看,l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l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诚然,耶稣会士传入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西方科学,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一小撮儿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1895年是近代中国前期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的话,那么1935年便是近代中国后期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1935年作为近代中国后期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的理由。(4分)

材料五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五年(即1789—1794年)。……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从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经吉伦特派当政,到雅各宾派专政,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顶点,达到了历史目的。

——摘自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六 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从反对宫廷政变和阶级特权来说,法国革命是政治革命;但这场革命又是军事性的,因为欧洲对它进行了军事干涉。对革命的反动是推翻帝制;它导致了欧洲反法同盟,又给法国引来了代议制度;这是反动的第一阶段。后来,这种反动产生了反对各国人民的神圣同盟和违反宪章的一党政府。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摘编自(法)米涅著《法国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5分)结合材料二,郑和航海后至鸦片战争前,世界潮流在政治、经济方面呈现怎样的大势?(4 分)中西方“保守的对策”和“进取的政策”分别指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所体现的特点及积极影响。(8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1935年作为近代中国后期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的理由。(4分)

(3)材料五和材料六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为什么不同?(4分)

 

(1)变化:新兴地主正在形成和发展,贫富分化加速;传统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崩溃,农奴成为佃农;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2分,任答2点即可) 影响:新兴地主阶级掌握了统治权,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形成;土地兼并之风出现;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地主经济的发展。(3分) 大势: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或答民主化)(2分);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答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工业化)(2分) (评分说明:如果回答,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或英国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给1分,单独回答某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给分。) 保守对策:闭关锁国(海禁政策)(1分)(评分说明:仅回答“重农抑商”只给0.5分) 进取政策:殖民扩张(或答拓展世界市场)(1分) (2)特点:不是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在外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2分)影响:救亡图存运动中,引起对君主专制反思;救国求富旗帜下推动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追求民族独立中,近代民族观念形成;朝贡(传统)外交解体,近代外交开启;积极学习西方。(6分,任答3点即可) 理由:①华北事变发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遵义会议召开,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保存了革命 力量。④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动调整同国民党的政策: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为1936年内战基本停止、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做了准备。 ⑤发生一二•九运动,民族意识空前提高。 ⑥国民党通过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4分,任答4点即可) (3)原因:材料五从革命史观的角度(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对封建制度的破坏程度)把法国革命分为三个时期,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故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雅各宾派专政终止的节点上;(2分) 材料六从法国近代化的角度,以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为考量,故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结束的节点上。(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从阶级方面、制度方面、经济方面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即可,例如,“阶级方面”的变化是指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主要是强调这些变化会导致中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即可,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郑和航海后至鸦片战争前,世界潮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趋势主要包括:政治上趋势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趋势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中方的“保守的对策”显然是指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的“进取的政策”指的是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对外侵略政策。 (2)从材料三中的“西方的冲击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即可看出中国走向近代所体现的特点是“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是在外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影响”则一定要从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多角度进行分析。“1935年作为近代中国后期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的理由”主要是列举出发生在1935年的重大事件即可。 (3)本题是典型的考查“历史史观”,材料五是典型的人民革命史观,材料六则是典型的近代化史观,本题是一道非常好的历史试题,利用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隐含着考查了两种不同的历史史观,革命史观常强调革命高潮的出现,近代化史观常强调政治局势的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之类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不同的划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中西方“保守的对策”和“进取的政策”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材   料

结   论

A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B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C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反映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支配地位

D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两极世界也随之消失,现在世界正处于分散时代。”

“冷战”结束后国际新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查看答案

图为刊登于“VISTA看天下”网站的一幅时事漫画。以下对漫画主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②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③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公平贸易原则 

④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幕派掌握政权,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查看答案

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查看答案

清晨,工厂的大门慢慢推开,女工们穿着不同花纹的衣裙,软边的帽子上插着千姿百态的羽毛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地进入工厂大门。”这是一部影片的部分故事情节,该影片最早应该出现在(   

A工业革命时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 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